close

每天吃魚,卻叫不出魚的名字?想去漁港吃海產,或走一趟魚市場,卻聽不懂俗名、學名、中文、台語、日文混雜的海產名嗎?從小在基隆生長的作家曹銘宗笑說,有些名稱其實連攤販老闆、漁夫都不見得知道為什麼這樣叫,像是「花枝」和「魷魚」到底為何名稱不同?萬一多問幾句,還會不解的反問,「就一直以來都這樣叫啊!我怎麼知道為什麼?」

走入魚市場,曹銘宗猶如庶民飲食文化偵探,手指向攤位上擺滿的魚、蝦、蟹類,每種在外行人眼中看來只能勉強用大小、顏色、長短區分的海產都有其名,「像是『鮪』這個字怎麼來的?原來是從日文借用,而日本最初也是借用中文字,再自行造新字。」

食物隱藏文化脈絡

曹銘宗解釋,台灣因為日本時期的歷史因素,中文字沿用「鮪魚」,大陸就不稱作「鮪」,而叫做「金槍魚」,台語則是叫「串仔」,原因還在研究中,「但光是研究名稱的由來,就能條碼掃描器知道很多有趣的歷史和文化脈絡。」

曹銘宗表示自己不是「美食專家」,而是「煮飯工作者」,自小喜歡做菜,手機存的照片都是自己煮的家常美食,「我太太就都不用煮,交給我就好!」他在報社工作30年,曾擔任記者,負責與台灣史、文化相關路線,「有次為了出書,採訪了基隆廟口的小吃攤,一攤接著一攤問,開始對食物、海產名稱感興趣。」

條碼機的具體原理如下:常見的平板式條碼掃描器一般由光源、光學透鏡、掃描模組、類比數位轉換電路加塑膠外殼構成。它利用光電元件將檢測到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,再將電信號通過類比數位轉換器轉化為數位信號傳輸到電腦中處理。當掃描一副圖像的時候,光源照射到圖像上後反射光穿過透鏡會聚到掃描模組上,由掃描模組把光信號轉換成類比數位信號(即電壓,它與接受到的光的強度有關),同時指出那個像數的灰暗程度。這時候類比-數位轉換電路把類比電壓轉換成數位訊號,傳送到電腦。顏色用RGB三色的8、10、12位來量化,既把信號處理成上述位元數的圖像輸出。如果有更高的量化位元數,意味著圖像能有更豐富的層次和深度,但顏色範圍已超出人眼的識別能力,所以在可分辨的範圍內對於我們來說,更高位數的條碼掃描器掃描出來的效果就是顏色銜接平滑,能夠看到更多的畫面細節。

標籤機史地理交標籤機叉比對

這些看似理所當然的「名字」,背後更隱藏著大歷史的痕跡,曹銘宗從常用的名稱往回比對,「科學資料除了學名,往往也會記載俗名,但不會寫到俗名由來。我以族群為線索,比對荷蘭文、西班牙文、日文、原住民語以及泉州文獻史料,慢慢找到魚名的由來。」

像是傳統上被認為最好吃的「午仔魚」,為何以「午」為名?曹銘宗表示,近年甚至有人以為「午」是錯字而改寫作「鯃」,連維基百科都寫兩者通用,「但鯃這個字來自中國古時候的一種如今已經絕跡的魚,跟『午仔魚』無關,我後來在《泉州府誌》查到,原來是這種魚豐收的『大出』時刻,在泉州正好是端午節,因此即使午仔魚在台灣盛產的時間不是端午,仍然保留了泉州漁民的說法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思志 的頭像
    黃思志

    黃思志的碎碎念部落格

    黃思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