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黃俊昇/台中報導
90歲潘姓阿公長期血便,又在肛門口摸到突出物,造成坐立難安,起初以為只是痔瘡發作,僅塗抹痔瘡藥物和服用中藥,就醫才發現竟是「低位直腸癌」惹的禍,幸透過口服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後,腫瘤明顯縮小,阿公也能順利坐下和解便。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林敬淳表示,就診時阿公的雙腳無法併攏、一跛一跛走進診間,「之後一直站著不願意坐下」,原本以為只是比較大的痔瘡,檢查才發現肛門口有一巨大突出物,經大腸鏡及病理切片檢查後,確診為低位直腸癌。
林敬淳指出,痔瘡是老年人常見的疾患,症狀包括血便、肛門疼痛,及肛門突出物等,但因低位直腸惡性腫瘤與痔瘡的臨床症狀十分類似,容易造成患者誤判延誤就醫,甚至自行服用成藥,或拿痔瘡藥物塗抹,確診時大多為時已晚。
林敬淳表示,大腸直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榜首,其中有 3至 4成發生在直腸,治療過程可能會需要暫時性或甚至永久性的人工肛門,故直腸癌讓許多人聞之色變。
經綜合評估,加上考量患者年事已高,不適合進行手術,因此透過口服化學藥物和放射線治療,數週後腫瘤明顯變小,阿公終於不再「坐立難安」,也能享有較好的生活品質。
林敬淳提醒,血便或肛門突出物等症狀大多為痔瘡引起,但有可能為惡性腫瘤作祟,因此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、大便與血混在一起,且呈暗紅帶黑及混雜黏液,建議先經過專業醫師的判斷較妥當,千萬不要逕行使用成藥治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黃思志 的頭像
    黃思志

    黃思志的碎碎念部落格

    黃思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